CULTURE
企业文化

第109届广交会心得体会(六)

发布时间:2011-05-31
    第一次参加广交会,也是我第一次真正从事国际贸易工作。工作半年能参加广交会真的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,我一直心存感激。
    广交会只有短短7天,前期准备工作却做了3个月之久,可谓是台上3分钟,台下10年功啊!
4月19日的早晨,我坐上了飞往广州的飞机,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广交会之旅。第一次乘坐飞机,还是比较紧张和不安的。下飞机后,把行李放在公司预定的宾馆后,直接驱车前往场馆。
    尽管还未开馆,广交会场馆里里外外已是忙忙碌碌的一片。离开馆还有两天时间,大家都在争分夺秒的布馆装修,刻不容缓。我们部门在琶洲管2楼的一个特装摊位,在场馆的中间。摊位的门头采用了蓝色和白色相交错的几个板块拼接而成,上面印着公司的LOGO和中英文对应的名称,简约而不简单,给人十分清爽的感觉,在闷热的场馆中仿佛一丝海风扑面而来。经理说,相比往年这次广交会装修神速,当天场馆就装修完毕了。
    第二天,是比较辛苦的一天,需要布置展馆,好在我们人手够多,大家各自负责一块区域。由于我们部门做的是节日礼品,需要摆放的东西很多。第一去广交会现场,对于如何正确摆放产品头疼了一段时间,经过经理的耐心指导和同事们的热情帮助,我负责的区域总算是在规定时间内摆放完毕了。那天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,虽然很累,脚也因为长时间的站立而麻木了,但是望着我们布置的场馆,心里的满足盖过一切的疲劳。
    剩下的五天,是真正的考验。一大早,我们乘坐广交会专门巴士来到了现场。广交会的确是一个考验人们办事效率的地方,昨天还是乱糟糟的一片,今天立刻焕然一新。地上铺满了紫色的地毯,各个摊位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,纷纷拉下了遮住场馆的门帘,此时,我有种仿佛走进世博会场馆的感觉。
    当我们气喘吁吁的提着大包小包到达自己的场馆后,赶紧卸下门帘,准备把座椅摆放整齐等待客户光临。可还没等我们准备好呢,就已经有客户走进场馆选东西了。这让新来的我措手不及。经理走上前去,示意我跟上好好学习学习接待客户,她先是跟客人打了招呼,然后对客户所选的东西做了简单介绍并对客户提出的疑问一一作答。之后客户向经理询问价格,经理让我来报价,这时我很后悔之前准备功夫做的不到位,对产品价格比较陌生,按计算器的手由于紧张按错了好几次。经理看在眼里,她拍拍我的肩膀,低声告诉我不要紧张,没关系的。这让我的心定下不少。就这么“折腾”了一分钟,我的第一个报价就这么报出去了。一回生二回熟,之后的报价从容了许多。当然也不乏报错价格的时候。这5天里,我每天穿着西装外套,抱着谈判本,笔挺的站在摊位门口,有挂着蓝色采购证的人对我们产品感兴趣的,都要微笑走上去迎接、交换名片并把名片订在谈判本上做好相应的记录,晚上回到宾馆整理photo offer。从第一天开始,来摊位上采购的人就很多,有的仅仅是对这些可爱的节日礼品感兴趣而观望的;有的才是专业来采购的,其中包括几位老客户。经理更是辛苦,每天中午都让我们先吃饭,自己一个人在摊位上守着,等人少的时候才吃几口面包。看到这一幕,我顿时感到自己要学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年多。在参会的5天,每天都很忙碌,都很充实。看着被名片撑得一天比一天厚的谈判本,这几天再辛苦都值得!
    时间过得很快,展会最后一天,展馆的人很少,望着此番场景,回想眼间已经要和广州说再见了,心中的失落感顿时涌出,我不知道下届的广交会是否还有我,我多想再留下来,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再积累点经验,但现实如此,我们将收拾好行李,带上我们这几天的“收获”凯旋,当然还有疲劳…....
    广交会期间,我学到了很多平时工作中接触不到的东西,领导的指点,同事的帮助,使我个人的交际能力、应变能力、工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,为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。让我更清晰了未来的工作方向,为今后的目标而努力奋斗!
         轻纺三部 戴菁